首页 > 机构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都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典范!海珠湿地再摘两项国际大奖

媒体:原创  作者:海珠湿地
专业号:海珠湿地 2021/10/22 10:20:40

近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布了2021年亚非中东地区风景园林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 2021)获奖名单,海珠湿地摘得两项大奖。“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分别荣获“2021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自然生态类别和开放公园类别的杰出奖(Outstanding Award),杰出奖为这两个类别的最高奖。

据悉,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凡尔赛,现有57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学会成为其会员。2005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式加入IFLA,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会员。IFLA ASIA-PAC亚太地区景观设计奖,旨在表彰在塑造城市和环境走向更美好未来方面表现优秀的项目。

 

获奖项目——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

超大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升一直以来是我国生态修复面临的难题。中国三十多年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成区与高价值的生态空间冲突日益严重,逐渐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城市开始探索与生命共享生活的城市建设新模式。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央的海珠湿地,是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护着的珍贵生态空间。城市发展轴线从湿地穿过,周边环绕广州塔、琶洲试验区、大学城等功能组团,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的共生格局。

2019年3月起,海珠湿地品质提升项目方案提出,形成“四季水陆径·十里主题园”,强化10大湿地功能,调整10类非湿地功能,丰富湿地多样性。通过尊重生态规律,营造“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重要湿地”。

2019年6月,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导设计实施的“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选取海珠湖、海珠湿地二期、小洲生态保育区等海珠湿地生态价值最高的区域共149公顷,以回归湿地本源,传承岭南传统文化遗产为目标,探索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修复途径。  

项目三大内容:构建共同栖息的美好家园

1. 还通道于鱼

项目利用传统工艺疏浚湿地水系统,重新连接3级水网,包括1条主要河涌、140条支流和1600条果园潮道,创建了一个潮汐驱动的弹性水网络,修复了水污染,降低了洪水风险。蜿蜒的水系延长了水的净化过程,也为游人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增益水稻田将传统稻田从经济功能转变为保护功能,把人走的“耕道”变成生物生存、隐蔽的“鱼道”,联通主要河网水系,以潮汐补给养分,形成动物生活和通行的生态廊道。

项目建成后,海珠湿地可收纳50万立方米的降雨,调节周边10平方公里内涝雨洪,并通过3种水净化措施将湿地水质从IV级提高到II级,鱼类种类增加50种,实现水安全、水治理和水生态的共同推进。

2. 还生境于鸟

海珠湿地位于国际水鸟迁徙廊道,设计围绕水鸟食、栖、安全、起降行为模式进行设计。

垛基果林湿地延续独有的“垛基果林”空间,补充种植54种本土果树品种,将单一果林变“四季百果林”,全年为各类生物提供食源。林下昆虫屋保持有益物种,维护授粉过程。果林“潮道”部分底泥来自鼎湖山、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等原生水体,构建本土水生动物基因库,完整昆虫、果实、鸟类、水生动物、底泥的之间的生态循环。

为解决鸟类“筑巢”的需求,海珠湖中央的4个游人岛升级为鸟岛,通过加密筑巢林、拓展岛屿浅滩、布置枯木及增加浮排,为成千上万的鸟儿提供家园。

创新的高潮位栖息地让水鸟告别涨潮时无处觅食的烦恼,根据鸟的脚长确定水深,按照水鸟的翅长与起降距离确定水面宽度,量身定制5.3公顷的浅水“食堂”。由潮汐流从上游的果林湿地带来丰富的鱼、虾、蟹、螺及其他底栖生物,方便水鸟觅食。

提升后的海珠湿地植物种类增加541种,鸟类种类增加108种,水鸟总量接近20000只,昆虫种类增加346种,城央再现飞鸟成群的壮观景象。

3.还家园于城

海珠湿地从“城市公园”变“绿色家园”,打开原有“封闭式”公园入口,建设开敞的小微湿地,市民坐在入口边,即可观水草中的鸟儿捕食。售票建筑变为引人入胜的风雨连廊,跟着鸟类的脚印,遇见湿地沙盘、生境剖面、稻田漂浮栈道与生态监测屋。

缔造人鸟共同家园,隐蔽式探索栈道解决“人进鸟退”的困局。设计从岭南木窗花格获得灵感,根据视角控制实现隐蔽行踪却不遮挡景观的效果,市民可近距离观察鸟类栖息、繁育、补食的场景。

重新联系土地与居民,探索湿地与当地社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项目聘请200名最有场地归属感的湿地原住农民作为生态专家带领市民参与水稻田插秧、秸秆收割与果林维护工作,即降低养护成本,更确立了居民对土地的地位和所有权。

8大专业构成的在地技术科研团队,以海珠湿地为长期科研基地,为湿地修复提供全息生态监测技术、小微湿地底泥植物净化技术、仿生引鸟技术等22项技术支持,确保湿地功能的可持续提升。

据悉,项目实施以来,已开展90次包括观鸟教育、湿地植物认知、动物观察与认知、水稻果林种植维护等湿地自然教育课程,并形成湿地教材走进广州市中小学课堂,从小埋下湿地保护的种子。

项目实施成效:大都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13-2020年期间,海珠湿地开展生态恢复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于2020年底基本完工,生态修复效果显著,该项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城央生命共同体”设计理念,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疏通水系,改造地形,营造各种生物生境,恢复百果园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果林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生动诠释了在繁华大都市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在大湾区城市中心,海珠湿地坚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已实现植物种类增加541种,鱼类增加50种,鸟类增加108种,水鸟昆虫增加346种,城央再现鱼鸟成群的壮观景象,为我国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修复贡献“广州方案”。

阅读 463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